新闻资讯
NEWS新闻资讯
NEWS
从事放射性物品运输的单位必须持有的法定证件,它就像高危行业的通行证。没有这张证,别说上路运输,连相关设备采购都会受到限制。这张许可证背后,承载的是对公共安全的郑重承诺。
不是随便什么单位都能碰这个领域的。主要有三类主体够资格:专业的放射性物品运输公司、科研机构附属运输部门、医疗机构内部物流团队。但必须要有配套的辐射安全许可证打底,就像盖房子得先有地基。
值得注意的是,企业注册资本要过500万这道坎,还得配备5名以上持证安全员。这些硬性条件筛掉了不少想钻空子的皮包公司。
材料筹备阶段:这个环节最耗时间。要准备辐射安全许可证副本、专业运输车辆证明、从业人员资质证书三大件。其中车辆要改装到符合GB11806标准,光是防辐射铅板就得专门定制。
系统申报环节:登录生态环境部运输许可平台填报时,有个容易栽跟头的地方——运输路线规划。要精确到途经每个区县的停留时间,连高速服务区的停靠都要报备。
现场核查关:评审专家会带着辐射检测仪突然到访。他们特别爱检查车辆应急箱里的碘化钾片剂有效期,这个细节很多人都疏忽。
每年3月前的延续申请期,很多单位都卡在辐射防护用品更新记录上。防护服每2年强制更换,但采购发票经常保管不善。更麻烦的是人员离职变动后的补训证明,少一份都可能被暂扣证件。
有个冷知识:许可证副本要随车携带原件,但很多人复印时漏了背面的年检贴花。这个看似不起眼的疏忽,去年就让三十多家公司吃了罚单。
最近某生物公司因为铅罐密封条老化被罚78万,这笔钱够买两套新防护装备了。更严重的是进入失信名单后,连普通化工品运输资质都会被冻结。有个案例显示,有司机私自绕道省道被吊销证件,连带整个公司停业整顿半年。
电话
微信扫一扫